旧版入口 English
  • 首页
  • 院系介绍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公开公示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通知公告
  • 关于调整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和06-29
  • 自动化学院关于开展2023年拟录取06-29
  • 自动化学院2023年科研助理岗位招06-15
  • 关于给予部分研究生结束学业处理06-07
  • 自动化学院2023年科研助理岗位招06-06
  • 关于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第二05-22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22版)

作者:自动化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7-10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向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灵活应用智能感知领域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测量和测试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勇敢的创新精神和宽广的全球视野,能够在智慧健康、智能信息系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技术支持、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智能感知工程领域技术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领域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与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所需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对文献、资料等的综合分析了解领域相关技术进展,并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智能感知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通过分析判断其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智能、感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目标,提出解决方案并设计、开发、改进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能够在设计环节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感知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方案设计、调试与操作实验系统和设备、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等,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具有选择并使用合适的仪器、软件、数据资源的能力,用于观察、处理、模拟、预测、验证复杂工程问题。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智能感知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智能感知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智能感知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与社会及同行就工业电子领域信息装备相关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授予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学分分配:

类别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小计

基础(夏令营)

专业实习

实验

劳育

创新
  创业

国防
  公益

小计

总计

通识
  课程

学科
  平台

专业
  核心

专业
  拓展

素质
  拓展

学分

69

23.5

22

15

10

139.5

3

30

6

1

5

2

47

186.5

比例(%)

36.9

12.6

11.8

8.0

5.4

74.8

1.6

16.1

3.2

0.5

2.7

1.1

25.2



 

类别

素质拓展

美育

外语

创新创业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学分

2

2

2

2

2

 

类别

专业拓展

本专业

其他专业

学分

10

5


附件:智能感知工程专业(2022年级)教学计划.doc

 


版权所有 ©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  邮编:100083  |  邮箱:saee@ustb.edu.cn  |  电话:010-62332905